雲山筆墨
區大為的藝術
24/1/2019 - 30/3/2019


區大為是當代香港藝術家,十四歲時隨廣東書壇大師吳子復學習書法和篆刻,其後自學山水畫及舊體詩。區大為繼承文人畫的藝術傳統,追求詩、書、畫、印統一。他的書體富金石味,拙厚而具童趣,佈局新奇。他又以書入畫,以篆隸筆法寫山巒,行草寫雲濤,寫出書畫一體的獨特山水風格。
展覽展出區大為逾四十件的書法、山水及篆刻作品,呈現他對傳統書畫上的繼承及創新的嘗試。
總監的話
區大為集詩、書、畫、印等四藝於一身,是當今香港畫家的典範,也是在香港難得的榜樣,能傳承文人畫的藝術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以“陰陽”為核心。這理念引伸出事物皆有正反、是非、黑白、長短或方圓等相對變化。若這變化應用在藝術上,便產生虛實、明暗、深淺、曲直等構圖、色調和線條。
“陰陽”其實源於“光”。古人認為沒有“光”,便沒有生氣,萬物不可能生長。所以一件藝術品必需生氣,即要有“光”。例如書法,字體由黑色線條在白紙上組成,配出陰陽格局;墨線是“陰”,白地屬“陽”。白地就是見光的地方,例如印章,一般分紅地白字和白地紅字,見白位置便是光的所在。例如繪畫,落墨或敷色於紙上,當中的空白位便是光。
總之,依據傳統理念,沒有空白位,相等於沒有光,不可能成書法、印章和繪畫。其實在這些藝術品上“光”的多少,即是“虛實”設計的構圖。
從區大為的作品,可以欣賞到文人採“光”的藝術;無論在書法、印章和繪畫,皆在構圖上表現虛實得宜,別創一格,令平面的字體玲瓏跳動,水墨的景象勃然生色,給觀者回味無窮。
總之,他的書體富金石味,拙厚而具童趣,佈局新奇。他又以書入畫,以篆隸筆法寫山巒,行草寫雲濤,寫出書畫一體的獨特山水風格。顯然區大為不只把中國傳統藝術活現出來,而是活出更精彩。
楊春棠
展品
![25.2014.隸書自作詩[憶廣州]二首四屏137cmX34.5cm.jpg](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a129c7_088e68d743c44ffcaa7b94e5f0a8d15e~mv2_d_4252_3883_s_4_2.jpg/v1/fill/w_511,h_467,al_c,q_80,usm_0.66_1.00_0.01,enc_auto/25_2014_%E9%9A%B8%E6%9B%B8%E8%87%AA%E4%BD%9C%E8%A9%A9%5B%E6%86%B6%E5%BB%A3%E5%B7%9E%5D%E4%BA%8C%E9%A6%96%E5%9B%9B%E5%B1%8F137cmX34_5cm.jpg)
隸書自作詩“憶廣州”二首四屏
多情自會動鄉愁,五十年前老廣州。不到繁華原是怕:如煙殘夢散難留。
重到羊城鹽運西,曩時醫館販黃鷄。雖非王謝傷堂燕,無法形容悟滑稽。
水墨紙本
每幅137 x 34.5 cm
2014

![49.2016.篆書自撰對聯[雕蟲-阿堵].各157cmX26cm.jpg](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a129c7_ef7606d8715a4d44a2271b27519dfb66~mv2_d_1587_4450_s_2.jpg/v1/fill/w_188,h_527,al_c,q_80,usm_0.66_1.00_0.01,enc_auto/49_2016_%E7%AF%86%E6%9B%B8%E8%87%AA%E6%92%B0%E5%B0%8D%E8%81%AF%5B%E9%9B%95%E8%9F%B2-%E9%98%BF%E5%A0%B5%5D_%E5%90%84157cmX26cm.jpg)
篆書自撰對聯
雕蟲且悟非常道,
阿堵焉知世外山。
每幅157 x 26 cm
2016

心閑氣靜時一揮
篆刻
2018

養于閒
篆刻
2016
出岫圖
水墨紙本
137 x 45 cm
2018

山外白雲山
水墨紙本
137 x 68 cm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