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簋、敦
青銅簋是商周時代放置食物的器皿,通常有兩曲耳,附於口沿之下。人們常說“九大簋”,意思是九樣豐富的菜餚。至後來的戰國時期,簋不再流行了。當時出現另一款食具,叫做“敦”。敦是球狀形。它是造成上下兩相同部分。上部分是蓋子,通常附有三個蓋鈕。若將它倒轉過來,便可用作碗。不過,敦到了漢代亦受到淘汰。
18 大山水玉雕
清代統治新疆的和田,在那裏獲得珍貴的軟玉石材。這些材料不限於小件,亦有如石頭般的大塊玉石。因此,雕玉工匠可以把這些大石設計成立體山水,雕上山巒、林木、花鳥、亭臺等景致。只是皇家富戶才有條件將它們擺設出來。
16 鳥魚、猴馬、螭龍
由於宋至清代的皇室喜愛藝術,以及文人偏好古玉品味,於是擴闊了玉雕的題材,出現鳥捕魚、林中鹿、喜鵲梅花、馬上猴子、上古螭龍等吉祥、好古和生活的趣味。
14 玉卧獸
自漢至唐代,立體的圓雕玉器成為主流。這些玉雕是細件的,大部分屬瑞獸和動物的造型。牠們不是站立的,基本上屈曲四足,卧坐地上。若是以木或石製成的大件卧獸,牠們便用作為固定坐席的席鎮。所以細件的玉獸應仿自席鎮。除作擺 設外,便有保平安的功用。
12 琮
古人已在四、五千年前以玉石造出生產工具、身上配飾和祭祀信物。他們相信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天圓地方”於是成為中華文化的符號。在新石器時代的玉祭品中,便有名叫“琮”的器物。它是四方形柱身,身的內部、口部和底部都是圓的,整體表示天地合一,人活在其中,構成一個完美的世界。
19 鼎
古人於商至戰國時代,大量鑄造各式青銅器。青銅是由銅和鋅混成的合金,較為耐用。早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煮食具、盛食皿和容酒器。鼎是最常見的煮食具。它有三高足,亦有四足,方便置火於器身下面。兩直耳豎立於口沿上,方便以木棍穿過,有助拿起燙熱的鼎。器底較平,方便散發火溫。後期的鼎由實用變成祭祀用途,通常有蓋子。兩耳改為曲耳,附於口沿下面。三足縮短,器底狀似圓碗,將原先的鼎形狀完全改觀了。
17 提足童、鏤空
發展至明代的玉雕,持蓮童子開始提起一足,動物也出現跑動的姿勢,魚在水中游、鳥於天上飛等場面,表現出作品生動有趣。至於小型的屏風式飾件,見有如窗花般的鏤空雕工,線條粗幼分明,成為當時的特色。
15 持蓮童子
從宋代開始,玉獸的四足站立起來了,這顯示雕玉技術的進步,但牠們仍沒有走動的樣子。另一方面,當時流行以玉石雕出手持蓮花的童子。童子也是固定地雙足站立的。佛教徒傳說蓮花可化身成男孩。若求得子,望子成才,人們便喜有這些玉童雕刻。
13 平面古玉雕
由於雕玉的技術未先進,商代至漢代的玉石一般以平面為主,只表現如龍、虎、鳳、人物等的輪廓,器身則有繁複的淺浮雕線條,以示裝飾。至於常作為珮飾和供祭祀用途的圓形玉璧,多刻上微凸的穀紋;穀紋齊整均勻,雕工卓越。
11 玉,軟、硬玉
在古人的概念中,天然的玉石是最堅硬的,因此“玉”擁有特質去保護他們,增加他們的能量,並為他們辟除邪惡。
其實“玉”可分“軟玉”和“硬玉”兩類。古人常用的是“軟玉”,主要來自新疆和田。而“硬玉”產自緬甸,引入於明清時代。硬玉,即“翡翠”,比軟玉更堅實,只有綠和黃兩色。軟玉則有多種顏色。明代鍾情黃色軟玉,清代則以白玉吃香。
古玉中常出現所謂“血沁”,其實這是玉內的鐵質經長時間氧化的痕跡,變了鐵銹,並非由人血滲透入玉內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