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新美術館總監 (2024 - )

劉鳳霞 哲學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主修中國藝術史,亦取得澳洲悉尼大學博物館學文憑,及為北山堂基金利榮森紀念交流計劃的訪問學人。劉博士專業為美術館館長及策展人,曾任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總監,是該辦事處及「油街實現」藝術空間的創館館長,亦曾任職於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事務部等多個文博及藝術單位。碩士論文《從革命走向藝術 — 石魯 (1919-1982) 研究》獲香港中文大學藝術學部最佳論文獎,1994年獲選參加美國博物館協會的國際博物館交流計劃,於迪美博物館研究中國外銷藝術,2009及2011年先後獲美國The Phillips圖書館及利榮森紀念交流計劃的研究獎學金,於The Phillips圖書館及大英博物館作訪問學人,學術研究範圍包括十七至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外銷藝術與廣東口岸文化的關係,並曾於多個學術硏討會中發表相關的研究及論文。

 

劉博士長期遊走於傳統與當代藝術兩個不同領域,帶領工作團隊致力推動香港視覺藝術的發展及尋找廿一世紀的策展新方向,以都市重塑及社會創新為理念,於海內外籌劃多個公共、社區及社群藝術的項目,項目曾獲多個國際及本地獎項,包括油街實現被選為香港的「2016最正公共空間」、「盛食當灶」項目獲日本Best 100 — Good Design Award 2016及「城市藝裳計劃:樂坐其中」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8 — 大獎優異作品等。劉博士亦經常與境內外不同業界分享其藝術理念,包括2015年為廣東省博物館嶺南文博講堂主講「群眾的感受 — 博物館活動的同理心」,2018年為台灣富邦藝術基金會的無牆美術館論壇主講「香港篇:城市口白 — 公眾的日常語言」及2018澳門國際博物館日主講「都市重塑與社會創新:新世代的參與」及2023年為鄉郊保育研討會主講「以藝術文化激活鄉村」等。近年亦嘗試探討把傳統中國藝術融入當代語境的可持續性,並於2023年第八屆中國藝術博物館論壇中分享「策展經緯度:在社區性當代藝術空間說傳統中國藝術的故事」。劉博士多年的工作成績,被母校於2024年邀請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六十周年傑出校友講座系列」中,以「彳亍藝行」為題,分享心得及感想。

 

一新美術館於2024年十月遷至西源里的新址,劉博士接任為新館的總監。

SM-lesley_photo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