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新剛柔

23/7/2021 - 16/10/2021

_一新百年_2015_Poster_p4.jpg

是次展覽由一新美術館主辦,文化躍動及新藝潮協辦,展出逾70件作品,大部分是今年創作的,這些作品來自38位香港藝術家。他們採用不同創作風格和媒介去演繹運動主題;從寫實的運動員肖像到寫意的動態場面,以至抽象的形體表達,內容豐富,各具特色。目的是透過藝術展覽去推廣體育活動,也藉此宣揚運動家不屈不撓的精神。

參展藝術家
丘藝藍 伍家賦 朱國泰 朱詞權 余元康 呂冠韜 岑佩嫦 李依盈 杜海銓 周愷慈 林伊琦 
侯紹政 洪詩雅 風 漸 徐沛之 馬 銓 陳以禮 陳法興 陳朝龍 陶立成 巢錫雄 張浩強 
符聞一 麥克阿瑟 曾志威 曾思豪 曾頌雯 廖井梅 熊美儀 鄭 鼎 劉體強 賴筠婷 
謝江華 謝承軒 鍾大富 鍾凱霖 羅穎程 關舒文

一新剛柔

在很早時候,古人從動物那裏學會了運動。動物是經常跑跳的,他們於是為了生存,去模仿動物的這些動作,練成強身祛病,擸物取食的本領。

古人運動的原因亦往往與戰爭息息相關。他們也是為了生存,要打敗敵人,而去通過射箭、拳術、駕車、騎馬、游泳、兵器格鬥、投石等體育形成,發展出各種軍事技能。甚至踢足球的蹴鞠遊戲,亦是一種軍隊訓練。古人稱這些運動本領為“武藝”。

古人又認為“武”相等於“舞”。拳術、格鬥等招式可由剛猛的動作化作柔軟的姿勢,從而蛻變為舞蹈的花式,做成剛柔並濟。

這樣看來,古代的運動就是為了生存而產生出來的武藝。後來將武藝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便成為大眾娛樂的活動。若以圖像把這些武藝記錄下來,遂需要不凡的畫藝了。

古代的中國畫家不會寫駭人的戰爭。他們所畫的人物畫大多是聖人賢士,以畫中人作為學習榜樣。此外,他們也繪畫風俗畫,以畫中的景色和活動,作為遊覽記錄。但這些作品都沒有畫出古代的武藝,即不見運動的踪迹。

顯然古代人沒有充份利用畫藝去體現武藝。他們的畫藝主要是用來表達賞心悅目的情景。畫面裏不染上血腥,不會出現打鬥、打獵等動作場面。只見柔情,不動激情。其實武藝幾乎是陽剛的,只有“舞”屬“柔”的一面。所以古畫中的樂舞人物才與運動扯上關係。

至今“武藝”的概念淡化了,所有體育形式皆稱作“運動”。實際上,不同的運動有不同的動作。若要描畫這些獨特姿態,無疑是高難度的。古人沒嘗試過的運動畫,到了今天,香港的畫家們在這方面挑戰起自己的能力,創作出個人風格,去演繹當代的運動題材。他們以寫實、寫意,以至抽象等不同方法寫出各式運動場面,令人趣味盎然。這是香港藝壇在創作上突破了過去傳統,並將人物畫重新重視起來。

這次展覽緣起於“文化躍動”所主辦的“敢動藝術”。該活動經“新藝潮”連繫了十位香港藝術家,去配對十一位香港的精英運動員,讓他們互相介紹自身的發展和成就。本館現以這十位藝術家為基礎,另邀請多二十八位參展者,好使展覽的內容更加豐富,並藉藝術推廣更多形式的體育活動,藉此發揚勵志的運動家精神。

一新美術館
總監 楊春棠

部份展品

一新剛柔:香港藝術家與運動家

編輯: 顏汝婷
2021,平裝,中英文,111頁,20 x 26厘米
國際書號: 978-988-78197-9-0

這彩色圖錄是配合「一新剛柔:香港藝術家與運動家」展覽而印製,輯錄了風漸、關舒文、巢錫雄、和謝江華等三十八位香港畫家的作品,約七十一組。

售價:100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