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雙石記

6/5/2016 - 9/7/2016

_一新百年_2015_Poster_p4.jpg

齊白石和石魯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的大師。他們一方面秉承傳統,一方面探索國畫的路向,他們的藝術至今仍令人感到新奇。

​這展覽選自「擷秀山房」和「一濤居」兩個香港私人珍藏,展出逾四十幅齊白石和石魯的繪畫及書法,讓觀眾一覽兩位大師革新國畫的異同及成就。

總監的話

齊白石出身於農民家庭,沒有進入學校接受常規教育。後來因天資聰穎被賞識,可追隨不少文人學習詩、書、畫、印等傳統藝術,並依靠賣畫為生。齊白石曾遊歷中國各地,亦往訪越南,但他沒有機會遠遊海外,接觸西方藝術。他一方面承傳國畫傳統,深明古代名家的技法,但在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卻突破傳統,自成風格。

石魯則來自富裕家庭,他較齊白石年輕五十五載。他與齊白石不同,曾入讀美術專科學校。他到過西藏、青海,並往印度、埃及認識當地文化藝術。他最先從事連環畫和版畫創作,以這些普及藝術迎合抗戰時期的需要,去傳達愛國思想和宣揚革命活動。在五十年代,他轉向中國畫發展,寫下出色的人物和山水畫,後來卻以花鳥為主要題材。

在家境方面,齊白石的早期生活是艱苦的,不及石魯。在學習方面,齊白石未受過正式學校教育,但他較石魯幸運,曾獲不少前輩薰陶,掌握了傳統的文人藝術。石魯則一生涉及中西藝術,後來才發揮潛能,以傳統國畫材料寫出非凡作品。

齊白石和石魯均成長於動盪的中國,但齊白石又較石魯幸運,他的下半生生活安穩。石魯則飽經風雨,未嘗安樂。

從齊白石的畫,我們不難找到傳統國畫流行的題材,但又發現不少古人不常畫的東西。然而這些新意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花、果、動物、昆蟲和水產,只是以前的畫家不感到吉祥寓意,所以沒寫下來。顯然齊白石寫畫的靈感來自周圍的環境。石魯和齊白石一樣,喜歡以畫表達大眾生活的點滴。齊白石可能為了賣畫,而多寫新鮮題材,爭取不同品味的顧客。但他的作品並沒有缺少文人畫的內涵,他所畫的皆蘊含教化意義。石魯則以本身的藝術為政治服務,寫出一般觀眾容易接受的題材,內容易明,但畫面引人,促進教化作用。

齊白石所畫的人物、動物、植物皆充滿生命力,即使是山石流水,也非毫無生氣的死物。同樣地,石魯主張寫山水如畫人物,貴乎傳神。這兩位大師對寫生的理念其實是相同的。

在他們的作品,花與葉、花與鳥、花與果、花與蟲、樹與動物、人物與山石等組合皆配搭得宜。畫面雖簡單,但花與花之間,鳥與鳥之間、人物與人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皆互有關係,激發觀眾去欣賞箇中情趣。若他們對事物觀察不足,即使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也不能畫出既新奇又合乎情理的畫面。

齊白石和石魯各有本身的背景和遭遇,各自走出適合自己的藝術道路。齊白石的作品延續國畫的傳統,但在題材和構圖方面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石魯亦研習傳統國畫,但他不注重傳統的筆法和設色,只求達意。他把國畫配上西裝,做成佈局奇巧,引人入勝。無疑地,二人的作品均一新國畫的風格。

齊白石和石魯雖已過世,但二人所表現的無比創意永留世上,對國畫的發展影響深遠。他們就像兩塊富有靈氣的石頭,屹立不倒,永遠在中國畫壇佔上重要地位。

本館深感高興,能以「雙石」做主題,順利辦成這富有意義的展覽。所有展品選自「擷秀山房」和「一濤居」兩香港私人珍藏,本館向它們的主人致以衷心感謝。

​楊春棠

部份展品

​展覽圖錄

總編輯:楊春棠
2016,精裝,中英文,128頁,23.5 x 31厘米
國際書號:978-988-14155-4-7

這彩色圖錄是配合「雙石記:齊白石與石魯」展覽而印製,輯錄四十七項齊白石和石魯的繪畫及書法,全部選自「擷秀山房」和「一濤居」兩個香港私人珍藏。

售價:150元

bottom of page